【佛教从本质上是无神教派。由于最初的古印度佛教,吸收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所以在实际的发展中,由于弟子、信徒们不断神化,演化出一个庞大的神祗系统,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特别是神话小说《西游记》、《风神演义》的出现,更令人眼花缭乱、神秘莫测。许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知道“五体投地”,盲目地“顶礼膜拜”,并不知其原由。
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对佛教知识知之甚少,由于设计金粟寺重建方案需要,查阅了有关佛教方面的书籍、资料。然而,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典籍,浩如东海,穷其一生,也只能略知一二。这里,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佛教常识,作为读书笔记摘录于此,以供参考,助他人“多快好省”地“了解、认识”佛教,算作对“佛”的小小敬意。】
一、佛教的历史渊源:
佛教最初产生于古印度,所以,人们往往很容易把佛教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同起来。佛教从外在来看,它是一种宗教,包括教义经典、从林仪规、组织习惯等;对于本身而言,它是佛陀的言教,即“佛陀的教育”。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确有其人(公元前565--486),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其他的诸佛菩萨,有许多也真人原型,大多与释迦牟尼有亲缘关系。释迦牟尼民间习称“如来佛”,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代,比孔子早逝七年,一身经历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孔子、释迦牟尼和古希腊苏格拉底被誉为“三大圣哲”。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合称世界三大宗教。
简单地说,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通达明了的人就是“佛陀”,儒学称“圣人”、道教称“神仙”、西方人称“上帝”。
“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2500年前,王太子出身的释迦牟尼看穿了人世的生老病死、世俗的名利贪欲,出家修行,追求淡泊平静,无忧无恼,常乐我净,得大自在。他一生清贫如洗,漂泊四方,无私无畏,大慈大悲,乐善好施,救助众生。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俗称“十大弟子”,世人熟知的有“迦叶”和“阿难”。释迦牟尼在八十高龄,游化时碰上雨季,感染得病。行至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外河边一茂密娑罗林,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头朝北方,右卧“涅槃”(转世重生)。入灭后,遗体火化,佛舍利(遗骨)分给各国使者,被视为圣物,建塔供奉,形成古印度寺院雏形。
释迦牟尼生前也反对祭祀,不拜偶像,主张自我修完善。后来的信徒们却背道而驰,由于佛教的需要,被不断神化,他的生平被批上神秘色彩。如在“八相成道”中传说释迦牟尼一出世即能行走、说话,东西南北各七步,步步生莲花,一手指天,一手对地,吼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武器,传说中能征服四方的大王叫“转轮圣王”,他出生时,天空显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量,佛教中用以比喻佛陀说的法。“转”就是宣说的意思,佛陀的法轮一出现,一切不正、不善都破碎无余,所以把释迦牟尼“说法”叫做“转法轮”。
佛教在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刷术还没有出现,所以并没有文字记录佛法,只是口头传播,仅靠释迦牟尼现行说法,凭弟子背诵记忆。至于纸墨抄写,形成经典书籍,印刷流传,那是在释迦牟尼死后好几百年的事。
口传说法,辗转背诵,久而久之,难免发生错误,以讹传讹,最初的佛法、教义会有出入。于是僧团长老通过集会研讨,形成共识后,修订成经典,记录在树叶上,这就是“经典结集”。这样,在历经数百年的努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结集,最终形成系统、完整的佛教。
在佛经开头的第一句话,都是“如是我闻”,意为“我就是这样听佛祖说的”,表示正确无误。佛经是否释迦牟尼生前思想和口授已无法考证,其中肯定有弟子的发挥和总结,加以系统化,美化,并充实、完善。在中国佛教的佛经传译中,有“五不”翻译的规矩,所以出现了拗口、难懂的词汇,如:“南无”、“阿弥”、“磐若波罗密”等。
在佛教中有“三法印”说法。“法印”如皇帝的印信,表示一种不变的原则和绝对的权威,法印是检验佛学真谛的标准。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有加上“有漏皆苦”,称“四法印”的。只要符合以上法印原则,纵然不是佛祖所说,也是真正的佛学,反之,既使是佛祖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
二、佛教的神祗系统:
“佛”是指觉悟者,“佛陀”(“浮陀、浮图”)的简称,意思为“觉、觉者、知者”。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人觉悟)、觉行圆满。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按佛法说,只有“佛”才三者俱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被称为“佛”。“菩萨”缺少最后一项,“罗汉”缺少后两项。菩萨的本义,和民间的观念不尽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
说到底,“佛、菩萨、罗汉”就是人,是被美化、神化的“超人”,作为佛祖(教主)的释迦牟尼就是伟大的超人。而“凡夫俗子”则三项全缺,只是对其佛教感兴趣的,称信徒。
佛教中的“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菩萨”是佛教中的“高级职称”,其地位仅次于“佛”。其职责就是帮助佛,以佛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挣扎的芸芸众生,把他们“度”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快乐。所以,菩萨是善良的“代言人”。在中国佛教中,最出名的菩萨有:文殊菩萨表“大智”;普贤菩萨表“大行”;观音菩萨表“大悲”;地藏菩萨表“大愿”。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普陀山观音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又叫中国的“四大佛山”。
“罗汉”则属于“高级和尚”。“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嫡传弟子,他们受佛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人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后发展为“十八罗汉”,常供奉于大雄宝殿堂内两侧。“五百罗汉”是民间故事所为,传说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弟子。前者属实,后者为虚,所以“五百罗汉”中有深受欢迎的中国罗汉----济公和疯僧。
诸佛菩萨在修行说法、普度众生时,身边均有两个重要的“秘书”,就是“左右胁士”。如文殊、普贤为释迦牟尼的胁士;观音、大势至为阿弥陀佛的胁士;日神、月神为药师佛的胁士;善财、龙女为观世音的胁士等。
佛、菩萨、罗汉在造像上的区别在于:佛不戴帽子,头上布满小而卷的螺髻;菩萨戴莲花宝冠,;罗汉与剃度的和尚差不多。观世音与其他菩萨的重要区别在于宝冠中有阿弥陀佛的化佛像。佛像的手有不同的姿势,称为“手印”、“印相”,并表示不同的意义。常见的有:“说法印”(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定印”(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端相接)、“降魔印”(左手覆于右膝,右手指头触地)、“与愿印”、“施无畏印”等。
“小乘佛教”在空间上只谈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在时间上只谈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祖师,即所谓“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佛教认为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六位先出世的六佛,但都是传说人物,在我国民间影响不大。
“东西南北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大乘佛教”把法身、应身、报身认为是释迦牟尼的三种不同身,即“三身佛”。认为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宇宙)里,每一世界、每一阶段都有佛在教化众生,十方三世都会有无数的佛,即所谓“三世三千佛”。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也有住持佛主,简称“五方佛”。
在佛教中,佛多得不计其数,最著名的有:
●过去佛——“燃灯佛”;
●现在佛——“释迦牟尼佛”;
●未来佛——“弥勒佛”;
●东方净琉璃净土世界——“药师佛”;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阿弥陀佛”。
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将流传一万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需要佛教普救,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过八百余万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成为佛祖“接班人”,故称“未来佛”。弥勒是梵问译音,意思是“慈氏”,弥勒实际上是佛教中的菩萨名,跟佛还差一等级。
既然佛有无数,所以他们所住的佛国净土也有很多。现实中,太阳由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佛教就认为,既然东西方是太阳居住、生活的地方,那肯定是“美妙的天堂”。所以就有以“药师佛”为代表的“东方净琉璃净土世界”、以“阿弥陀佛”为代表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和以“弥勒佛”为代表的“未来兜率天净土世界”。佛经中描写的东方琉璃世界是“小康社会”;未来兜率天世界是“发达社会”;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说弥勒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也是理想社会的“精神领袖”。
作为时间尺度,长短差距极大。最短的时间单位是“刹那”,“弹指一挥间”就相当于六十五刹那,一刹那之短可想而知;而“一世”,就是“劫世”,一“劫”等于大梵天的一个白天,即人间的43亿2000万年。
在佛经中,按时间顺序,把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和未来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按地域空间,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现实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佛教中还把阿弥陀佛和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和他的左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右胁侍月光普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
为了令善男信女相信佛教,满足弘法的需要,造就了“声势浩大”的“护法神”队伍,数量众多,分属八个部分:
●天众——天神;
●龙众——水神龙王;
●夜叉——鬼神;
●阿修罗——男的丑陋无比,女的非常美丽;
●乾达婆——香神;
●迦楼罗——昆鹏金翅鸟神;
●紧那罗——歌神;
●摩呼罗迦——大蟒神
因为天众、龙众为众部上首,所以简称“天龙八部”。
在“天众”部众多神将中,有我们熟悉的“诸天”中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和“韦驮”等。其中的“四大天王”最为著名,俗称“四大金刚”。传说,四大天王就住在佛国中的世界中心最高山“须弥山”山腰,守护那里东西南北四大山头。佛经中说,“韦驮”是“四大天王”之一,南方增长天王的八个将领之一,其职责就是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释迦牟尼灭寂后,就让他看护陵墓。古时寺庙中,主体灵塔是位于山门和大雄宝殿之间,所以,韦驮菩萨就安放在山门的背侧,面朝灵塔,横眉膛目,严加看管。后来,在中国寺庙中,逐步取消灵塔,改为大雄宝殿中供奉佛像,韦驮菩萨就安放在天王殿的背侧,变成看护殿堂内佛像。韦驮菩萨是中国佛教造就的,所以是地道的中国武将打扮,其中隐藏奥妙:合掌捧杵者,为接待寺,游僧到此,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若是握杵拄地者,则应斟酌。
佛教中称,释迦牟尼有手执金刚的五百随从侍卫。其中的“警卫队长”叫“密迹金刚”,神勇无比,于是,就让他来担当把守寺院大门之重任。本来只有一位,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对称、成双”规矩,于是就增加了一位。至于“哼哈二将”的叫法是源于明代鬼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郑伦、陈奇。“金刚”本来是印度神话中的狼牙棒,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武器。在佛教中,金刚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成为坚固、不灭的象征。“金刚力士”就是一些手执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
在中国佛教中,还有“三界、地狱”的说法,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在欲界、色界、无色内“生死轮回”,只有达到“涅槃”境界而成佛,才能超脱三界(世俗世界),升入不生不灭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又把世俗世界分为天间、人间和阴间,认为天堂是以佛祖为主的天堂乐园,人间行善积德、修行圆满者也能上去,但世俗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福气,死后都得到阴间报到,而阴间的主宰正是“地藏菩萨”和“阎王”。“地狱”是佛门中的最恶,其数量之多、名目之繁、刑罚之酷,远远超过人间牢狱,如我们常说的:下油锅、入火海、上刀山等。但在地狱真正的“实权派”是阎王,他手执“生死簿”,掌控生杀大权,而地藏菩萨则是“政治思想工作者”,负责感化、操度阴间“恶鬼”。“牛头”和“马面”是阎王、判管的手下爪牙,专门收罗世间罪人,到阴间受罚、吃苦,罪大恶极者,死后成为“饿鬼”,要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无常”则是阎王派去人世间勾摄魂灵的“勾魂鬼”。佛教中传说,在地狱中有一条河,叫“奈河”,其上有“奈河桥”,恶人鬼魂过此桥会坠入河中,被恶魔毒虫吞噬,失去转世机会,只有生前行善积德者方可顺利通过,再转世投胎做人。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谛,简单的解释就是指修行(自觉、觉他、圆满)成佛的方法。“佛教”则是佛陀的教育、教导、开示。佛教所讲的一切道理,成为“佛学”。
nbsp; 要真正理解佛教,须了解佛祖所处的历史年代和社会背景。由于各方面原因,释迦牟尼并没有组建“政党”,提出改造现实,消灭不公,拯救社会的“政治纲领”,而是以超现实的态度,另辟捷径,寻找自身原因,采取自我修行的办法,来达到理想的王国——净土世界。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典籍浩如东海。“大藏经”是佛教所有经典的总称。“藏”有容纳收藏的意义,“经”是佛祖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是佛为信徒制定的日常需遵守的行为规则,“论”是佛门弟子为阐明经的理论而著的论述。佛教基本教义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包括“三藏十二部”和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色空、轮回、因果律等。
“四圣谛”就是佛教的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人生就是受苦,生老病死诸多苦难伴人一生,苦海无边。佛教认为人生之苦,来源于人自身“五欲”,包括贪欲、色欲、利欲、食欲、名欲等。
●苦谛:说人生存在的本质为苦,这包括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和生命中永远无法满足的企望,追求,必然遭受的挫折,以及关于生存的焦虑。
在当今看来,佛教给人消极、悲观的印象。其实,“人生即苦”是相对于佛教的“圆满涅槃”的最终理想而言。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形容,就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就不难理解了。
●集谛:又称习谛。具体指业与惑,它们是人世痛苦的根源。在如何说明这种苦因的作用过程中引出佛教的十二因缘论。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业可以说是有情众生在生死中流转的原动力。简言之,烦恼及业是生存于痛苦现状中的根本因。
●灭谛:揭示世间诸苦可以断灭,因而造成生死轮回的十二因缘的锁链是可以打破的。灭谛可以导向一条清净的超越性的存在,称为涅槃。
●道谛:它揭示出断灭惑业及烦恼,趋向涅槃解脱的清净行,这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唯一可以超脱世间因果而出世间的途径,它自身就包含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全过程。
四圣谛的内容,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如同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
所谓的“八正道”就是按照佛理正确理解、思维、言行、生活、修行的方法。其内容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无论是从修行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还是从大小乘各宗的教证来说,八正道都是最根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八正道在“苦、集、灭、道”四圣谛当中,属于道谛。四圣谛中的集谛与苦谛,是世间的因与果;道谛和灭谛,是出世间的因与果。从出世间的因果来说,通过修八正道的因,就能获得涅槃的果。
●正见——如果我们的见解清净无染、正而不邪,那就是有正见。正见就是智慧,就是般若。
●正命——正命是指正当的谋生方式。从事正当的职业来获取生活资源就叫做“正命”;从事不正当的职业来活命,就叫做“邪命”。佛教经典中说有五种邪命:看相、算命、看风水、观天相、说吉谈凶,用这种蛊惑人心的行为来谋生,就是五种邪命中的一种。佛教是不主张看相算命占卜吉凶的。
●正精进——正者不邪,精者不杂,进者不退。正精进就是正确的努力。
●正念——念就是记忆。对于佛法念念不忘,学而时习之,叫做正念。
●正定——从圣位上讲,正定就是无漏的禅定。
●正思维——思维“四谛”的意义。
●正语——不作非理的语言。
●正业——住于清净的身业。
所谓因缘,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和缘,通俗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教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色即是空,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便是空的缘由关系及多种因素合成的最好说明。
“六道轮回”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认为世俗世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指深受多种欲望支配和煎熬的生物所居的住处。欲界中居住的生物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
1、天:也称“天人”或“天众”或“天部”。天是一般的天神。
2、人:居住在南瞻部洲的地面上。
3、阿修罗:居于须弥山低处和轮围山一带,能力象天,但失去德性,多怨好斗,被撵出天界,是魔神。
4、畜生:指飞禽走兽、水游虫蠕之类。
5、鬼:居于阎罗王的统治区,也居于世间,鬼恐怯多畏,依子孙祭祀或拾取人间遗弃物而生,如财鬼、饿鬼等。
6、地狱:有无数个,地狱之王是阎罗王,阎罗王手下有十八叛官和上万的小鬼差役。
●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是粗俗的欲望已经断绝的地方,只是其中的居者仍然具有形状和身体,有房室宫殿。
●无色界:位于色界之上,既无欲望又无形体的生存者居住的处所,是没有居室和自然国土的处所,是没有任何物质性的地方,故无色界。是三界中最高的一界。
佛教认为,众生如果不修行佛法求得解脱,那么众生就要在六道中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流转无穷。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是下等受罪的投生处;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是比较好的投生之处。佛教则主张由于各人这一生中所做的好事、坏事不等,也就决定了下一生所投生的地方。业报之前,众生平等。假如人这一生能够修善,来世就可以得到好的果报,如生到天上享福,或再投为人生;反之则会恶报加身,投生到畜生、地狱、饿鬼道中。
只有“五根清静”,才能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所以要修行学道。只有皈依佛教,弃恶从善,才能跳出六道轮回,求得超出生死的解脱。
佛教的本质是“积善行德”,其理论基础是“菩萨行”,“磐若波罗蜜”。其中的“磐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就是度到彼岸,意为借助智慧,把世人救度到极乐的彼岸。
●不求贪欲,施财于人,叫“布施”;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叫“持戒”;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也不犯人,叫“忍辱”;
●该做之事,精勤努力做好,叫“精进”;
●努力研习世间学问、技术,叫“智慧”;
●排除杂念,锻炼意志,叫“静虑”。
以上“六度”,看似失去“自我”,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尊严,让人难以理解。其实在佛祖所处的社会年代,由于个人力量的“无奈”,于是,产生“惹不起,还躲不起”的“精神胜利法”。
菩萨行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认为只有“利他”才能“益己”,这就是诸佛菩萨以“普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观,是佛教无常世界观和菩萨人生观的具体实践。
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互存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从异时的互存关系来说,种子是因,芽是果,这是异时因果。从同时的互存关系来说,如以老师为主,则老师是因,学生是果;如以学生为主,则学生是因,老师是果,这是同时因果。
佛教讲究“轮回、因果律”,认为“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这就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乃是时机未到……”的最好解释。对许多人来说,虽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却可以取得心理平衡,求得暂时解脱。由于后世信徒们的崇拜至极,愈演愈烈,使后人越来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知“五体投地,顶礼膜拜”。
佛教中还有“净业三福”之说,即“孝养父母,丰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孝养”,孝指理性,养指行德;孝养父母,不但要孝养父母之身,还须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师长授其业,师长的恩德和父母是平等的。佛法是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一个人如果是不孝敬父母,而会恭敬他人,这在理上是讲不过去的;这种情形必然别有企图:存心巴结,必是不怀好意。
四、观世音菩萨:
由于世俗对“观世音菩萨”的特殊崇拜,有必要单独介绍一下“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原型是古印度的“双马童神”。
“观世音”的名称,是中国佛教中佛经翻译的一个创造,即梵文 Avalokitesvara(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的意译。佛经中说,在世间众生受苦受难时,人们只要诵其名号,她就会“观”到声音,前往解救在“苦海”中挣扎的芸芸众生,把他们“度”到“极乐世界”去,“拔除痛苦”,了却一切烦恼,“给予欢乐”,故名“观世音”----“观世间痛苦之音”,形象、生动、贴切。其全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特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唐朝时,为避李世民之讳,简称“观音菩萨”。
事实上,“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观世音同诸多菩萨一样,是信徒们神化、增饰出来的。在信徒们眼里,“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圣母的称号,“神通广大”救世主的化身,在中国世俗中的名气和影响,几乎超越了所有佛祖菩萨,成为世俗的寄托、慰籍,乃至最可信赖的朋友。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她受到世俗最广泛的敬爱与崇拜,对一般普通老百姓来说,到寺院进香拜佛,就是拜“观世音菩萨”。“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已成为一种深厚的“观音文化”。“观世音菩萨”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佛祖释迦牟尼。对世俗来说,释迦牟尼佛这位佛祖的地位太高了,不敢与他对话,比较之下,“观世音菩萨”显得“平易近人”,而她“观”人间世俗苦难之“音”,又似乎“随叫随到”,令人感到“和蔼可亲”,“可敬、可信”。
“观世音菩萨”不仅在寺院中供奉,而且出现在文学艺术、戏曲舞台、绘画雕塑中,得到广泛宣传,家喻户晓,美名远扬。
“观世音菩萨”本为男性,但在中国的佛教中,“观世音菩萨”是以善良的女菩萨的形象出现的,故有“观音娘娘”的叫法。
佛教传入后,在中国迅速发展,信徒日众。其中出家的尼姑和女居士人数骤增,不少上层妇女也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广大善妇信女产生了疑惑:佛国净土中的诸佛、菩萨和罗汉们皆为男性,难道女人就不能成“佛”了吗?既然如此,女信徒何必归依“佛门”?这样一来,势必会失去大批善妇信女。在这一点上,道教就比较“圆满”,在道教的神仙世界里,有以王母娘娘为首的一大批女神仙。
按理,菩萨早已脱离凡胎,应无性别之分。但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慈母之爱、女性之美,颇能打动凡心。于是,佛教以道教为榜样,打破戒规,“入乡随俗”,向中国世俗让步,把“大慈大悲”化身的“观世音菩萨”汉化、俗化,充当女菩萨,并赋予她具有三十三变化身,救十二大难等超级功德能力,并把一面二臂的“圣(正)观音”作为“观世音菩萨”的标准造像,温柔秀美,慈祥庄严,头戴宝冠或作宝髻。因“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的左胁士,所以与其他菩萨的重要区别在于宝冠中有阿弥陀佛的化佛像。
佛教提倡“慈悲为怀”,与世俗理解的“慈悲”是有区别的,有其特定的解释:
“与乐”为“慈”----爱护众生,给予欢乐;
“拔苦”为“悲”----怜悯众生,拔除痛苦。
虽然诸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但在佛门中,“大慈”特指阿弥陀佛,“大悲”特指“观世音菩萨”。凡与观音相关者,多名“大悲”。由于世俗信徒的不同信仰、要求,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化身,赋予各式各样的功能: 1、杨柳观音;2、龙头观音;3、持经观音;4、圆光观音;5、游戏观音;6、白衣观音;7、莲卧观音;8、泷见观音;9、施药观音;10、鱼篮观音; 11、德王观音;12、水月观音;13、一叶观音;14、青颈观音;15、威德观音;16、延命观音;17、众宝观音;18、岩户观音;19、能静观音;20、阿耨观音;21、阿摩提观音;22、叶衣观音;23、琉璃观音;24、多罗尊观音;25、蛤蜊观音;26、六时观音;27、普悲观音;28、马郎妇观音;29、合掌观音;30、一如观音;31、不二观音;32、持莲观音;33、洒水观音。
至于人们熟悉“送子观音”,完全是民间世俗的需要,并非出于佛教,属于地道的中国民间创造。
传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生日诞辰,此日乃“观世音菩萨”佛诞;另相传六月十九为“观世音菩萨”得道日,据说此日向“观世音菩萨”求子,非常灵验。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此日开始,“观世音菩萨”出家修行。
五、中国的汉传佛教:
所谓的“汉传佛教”是相对于“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而言,特指流传于中国广大汉族地区的佛教。其基本的佛法、教义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传入不同的地域,受不同气候、文化、习惯的影响,形成各自不同的教规、礼仪特点。
传入我国藏族和蒙古地区的,叫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特点是政教合一,普通信徒的虔诚度极高。藏传佛教在公元7世纪初,同时由我国内地、印度和尼泊尔传入西藏,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与汉传佛教同属于梵文语系。
印度佛教产生初期,有梵文和巴利语两个语系,梵文为雅语,巴利语属俚语。其中的梵文语系北传,形成汉传佛教和后来的藏传佛教;巴利语系则南传,主要在东南亚一带,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约从公元元年前后起,佛教开始经由新疆传入中国。当时,中国在书法、绘画、制造、纺织、建筑等的艺术和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佛教在与中国的儒学、道教的激励碰撞激荡中,相互影响、促进,“入乡随俗”,被不断汉化、世俗化。特别是在三国及以后的大量佛经翻译,使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大地广泛流传、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形成众多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等。其中禅宗,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可谓一枝独秀。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
“崇拜”阿弥陀佛的,叫“净土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精通佛法,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在行、住、坐、卧时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就可往生极乐净土。由于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使净土法门在中国得到特殊广泛的流行。净土宗寺院佛殿里供奉的主尊便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又简称“阿弥陀”或“阿弥”,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主,意为“无量功德的觉悟者”。“南无”是“归向于、礼敬于......”之意。 “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然而,“南无阿弥陀佛”除了狭义的解释之外,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功德无量的人致敬。
“禅”是指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通俗地解释为:静下心来,集中精神,达到“忘我”,专注一境正确地思考,即排除疑虑和杂念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求得佛法真谛。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师为菩提达摩,即“达摩”禅师。有关其在少林寺,“达摩面壁”九年禅定,便是人人皆知的故事。由于茶能醒脑、清性、入静,僧人坐禅时,常以茶提神,达到修心、见性、醒悟,所以在东方佛教中,禅宗与茶道密不可分。佛教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中国的寺院特点:
寺庙是供佛、藏经,提供僧人居住,便于修行、弘法的宗教场所,是佛学教育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机构,其功能如同现在的佛学院。通过俗人进香膜拜礼佛,参观游览,吸收世俗奉养,并向世间俗人宣传、推广佛教文化知识。
“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在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如:大理寺。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屋舍有厢者为“庙”,无厢为“寝”。庙是古时祭典祖宗的场所。寺庙,又称寺院、丛林、精舍、道场等。
中国的寺庙是以宫殿为蓝本建造,这显示了佛的尊贵,体现了对佛的敬重。屋顶的最高规格庑殿顶,是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斗拱只许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黄琉璃瓦只有宫殿及佛殿可用,而王府及菩萨殿只能用绿琉璃瓦。可见诸神受到皇帝颇高的礼待,但他们并不能凌驾于皇威之上,其规格在都城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佛”的居所与人的居所一致,其实旨表明乐土就在“人间”,人“佛”同在。
中国佛寺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必有一个明显左右对称的中轴线,由数进四合院组成,两边殿堂对称,大型的寺院还有廊院。主要殿堂往往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其他殿堂也皆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佛教寺庙的基本布局为:
●主轴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
●伽蓝、祖师堂对称分列左右,钟鼓二楼位于天王殿前部,外围两侧布置:方丈楼、香积厨、僧寮、客寮等辅助用房。
山门殿、天王殿,二者中间的院落安排钟、鼓二楼;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左配殿常为伽蓝殿,右配殿常为祖师殿。有此二重院落及山门、天王殿、大殿三殿者,方可称寺。
明代以后,伽蓝制度已有严格的制度、定式,殿堂内供奉的佛像也基本相同。清代汉传佛教在藏传佛教的冲击下已日渐衰微,完全依靠民间信徒的资助求得发展。
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建塔藏舍利。为表示敬重,塔位于寺的中央,作为寺的主体,四周围以僧房。后来佛像供奉于殿堂,殿堂与塔并重,塔一般仍在殿堂之前。唐宋时期,禅宗已不再风行建塔,佛寺发展以殿堂为主的布局。完整的寺院一般皆为伽蓝七堂。七堂----专指寺院的主要建筑,是佛寺建筑平面布局的一种制度。伽蓝七堂随宗派的不同而各相异。以禅宗为例,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的河南洛阳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白马”之名,据说是取自驮经的白马。
园林式寺庙是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常在山林之间,以寺为主,辅以园林。与寺庙均衡、对称、封闭相反,园林的配置则追摹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水涧溪流,似源头无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这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格局构成了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建筑景观,又有自然幽深、意境无穷的环境空间。佛教文化是中外文化最完美的结合。
七、寺庙的丛林仪规:
丛林是禅宗寺庙的别称。现今丛林,以其住持传承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子孙丛林与十方丛林两类。以自己所度弟子担任寺庙住持的,称为子孙丛林;十方丛林则以广招天下高僧大德为住持,而不由徒弟继承的寺院。
十方丛林的当家主持(领导或董事长)称为“方丈”,一寺之长称和尚,所以一座寺庙只有一个和尚,其余从事佛事的是僧人。
出家为僧,“僧”是(六根)清净的意思。出家的佛教徒叫“比丘”和“比丘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尚、尼姑”,未受戒的叫“沙弥”。在家的佛教徒,叫“居士”(居士身份是通过特定的皈依仪式获得皈依证后才有)。进一步修习的高僧称为“法师”、“禅师”。
东晋道安法师“大师之本,莫尊释迦”,凡佛教徒应以佛祖姓氏为姓,一为敬重,二为怀念。所以僧人出家后,无论俗姓如何,都会以“释”姓,这源于佛祖释迦牟尼。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出家,在某种程度上是逃避社会、家庭责任,所以佛教并不主张出家修行。而所谓的“苦行”,也只是要求降低物欲,提高精神寄托,刻苦修行。如果有人以为不食人间烟火,不过人的正常生活,以出奇作标榜,那并不是佛教的苦行,而是外道的盲从。
进入寺庙应先至大殿礼佛,再到各殿堂礼拜,而后参观或办理事情。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所以,进寺庙不一定非要烧香,烧香也并不能求财。上香以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不应持香拜佛,而要把香点燃后插在香炉中间。
丛林中有各种礼仪:
●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
●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也不得刻名。
●见有佛像损坏,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遇到僧人(大德),行合掌礼,口念“阿弥陀佛”,不应与其握手,也不得直呼其名,应称法号,请教问题,应说“请开示”。大德面前也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佛殿中央的蒲团是给寺院的住持、主法或诸山长老专用,一般大众不宜用来礼拜,以示尊重。
八、佛教的现实意义:
佛教是讲理育人,教人认识事物,理解、适应社会的道理、方法。佛教中的众多理论对现实社会是必要、有益、可取的,有积极的意义。如: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尊师重道,修身立德;
修善积德,居安思危,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和谐共存,和合迸进,随缘合众,劝人为善;
扶正扬善,勿倚权势,敬老怀幼、扶危济困;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端正身心;
谦受益,满招损,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
既然“佛”是人不是神,与其把诸佛菩萨当成主宰和救世主,不如把他当作美好、吉祥的精神寄托。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如伦理道德、人文哲学,乃至文学、艺术和民间习俗。佛教是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意义在于:如果人人能够修菩萨行,得菩萨道,且不说能不能成佛,就是在当下使人们能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也是有益于社会的。
佛教经历2500余年,信徒遍布,数以亿计,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在今天看来,决不能简单地说一句“迷信”或“精神鸦片”可以解释。
“佛陀、菩萨”决不是迷信的化身,而是“觉悟者”的称号。
“佛教”是佛陀对世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也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