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院,处武原之南一舍有余,临杭州湾,仅十里之遥,区区水乡一村耳!冠之以镇,实乃名不符实。然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茶院虽小,却鱼米之乡,物阜民丰;更兼历史悠久,曾经辉煌,虽历千年 而未更其名;名之所得,由来显赫,足以使村人引以为荣。
茶院大桥畔有石亭,全为白石镶建,翘檐有姿,倒也小巧玲珑,曰“金粟亭”。亭内存放明代古碑,为“大明正统十四年春重建金粟寺”所立。碑载:“赤乌神僧康僧自康居国而至江东,游方至海盐金粟山,时值炎暑,构亭施茶以济渴。朝廷闻之,赐名茶院”。已而,见金粟山古杏山青葱碧秀,谷水河蜿蜒环绕,碧流似带,风水特佳。遂“枕麓而流,建寺居焉。”曰“金粟广慧禅寺”。“后康僧坐化,以漆固其像。未几,像忽腾空入海,浮入海盐秦川。诸皆莫能举,惟金粟请之飘然肯就至我。”其说不神乎其神乎?
金粟寺广大无比,有五千零四十八间。又传为三国东吴吴国太所造,称东南天下第一寺。远近士人于春秋丽日游南北湖上鹰窠顶进香者,来去舟楫皆到金粟寺歇脚,次日再北往南去。河上原有环洞石桥,曰“康圣桥”桥两侧有一妙联:“金粟钟声到客船,古杏山色催人渡”,借用唐诗,就地取景,恰到好处。正是取催旅早行之意。
想我古之茶院,必繁华富庶,名甲一方,可惜金粟寺毁于近代兵火,不复寸矣!只剩古碑一块阅尽人间沧桑。
而今茶院,逢盛世脱胎换骨,遇开放旧貌换新颜。兴旺发达,人民殷富。
茶院大桥雄距河上,迎来汽车进村,摩托绝尘驰飞。河道宽敞,轮拖铁驳穿梭其中,汽笛长鸣,日夜喧哗。两岸石帮镶栏,整齐划一。村中店铺毗邻,更有早市摊贩颇成气候。远近村落,炊烟缭绕,鸡犬相闻;幢幢新楼皆比鳞次,葱郁丛中掩映粉墙。肥田沃土,麦浪滚翠,稻穗飘香;菜花吐金耀光,桃李飞红走绿;莺歌燕舞于其上,蜂蝶寻芳在其中。美哉!茶院,无愧于水乡明珠。(本文曾刊于《嘉兴日报》及《海盐风景揽胜》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