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会(公元?—280年)——三国吴僧
发表时间:2012-03-26 15:09:56 来源:金粟寺(www.jinsusi.cn)
点击率:17320
康僧会(公元?~280年),三国吴僧,金粟寺创寺祖师。祖籍西域康居国(古国名,在今中亚),世居天竺,因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双亲并亡,至孝侍奉父母,服孝期满遂出家。其宽容大量、好学博览,通晓三藏、天文、谶纬之学,博览六经、尤娴经律,对佛教教义能把握精神实质。
康僧会(公元?~280年),三国吴僧,金粟寺创寺祖师。祖籍西域康居国(古国名,在今中亚),世居天竺,因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双亲并亡,至孝侍奉父母,服孝期满遂出家。其宽容大量、好学博览,通晓三藏、天文、谶纬之学,博览六经、尤娴经律,对佛教教义能把握精神实质。
吴赤乌四年(241),康僧会到建业(今南京)设像行道,为孙权祈获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孙权为之建塔于佛陀里,又建寺奉康僧会居住,名建初寺。江南佛法从此始行。
在首创建初寺后,据明初大学士宋濂《宋学士全集·太平万寿寺记》记载:赤乌年间,康僧会在江南又创三寺:一为南京保宁寺,一为太平万寿寺,一为海盐金粟寺。
明正统礼部尚书胡滢在《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中也记述:“康僧既而游方至海盐金粟山,时值炎暑,构亭施茶以济渴,朝廷闻之,赐名茶院,已而建寺居焉。”
在明《金粟寺志》内,也刊有“开山康僧会法师”专章,详细记载康僧会为孙权祈获舍利的过程。三者所记,完全吻合。
天纪四年(280)秋,康僧会立化于天禧寺,晋孙绰有《康僧会赞》曰:“会公萧瑟,实惟令质。心无近累,情有余逸。厉此幽夜,振彼尤黜。趋然远诣,卓矣高出。”据传,康僧会立化后,以漆固其像,未几,像忽腾空至海盐秦川,许多寺庙来请,都无法搬动,只有金粟寺请之,飘然肯就。因此,在金粟寺内长时间供奉着康僧会身像,为镇寺之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元至正十四年(1354)三月十三日晡时,学者姚桐寿偕广文、泽民在像前礼拜时,亲见身像眉间有光,须臾,光若白线嫋嫋而出,盘绕华盖而上,众人礼拜赞颂,叹为稀有,至暮,光复从眉间收摄,观者人人叹为稀有。泽民为之写《放光记》,姚桐寿将此事记于《乐郊私语》一书内。
康僧会的身像,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请至大报恩寺供养。后人为纪念康僧会,明代,把建在金粟寺前白鸥滩上的石拱桥,命名为“康僧桥”。建国初,当地农民把刚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命名为“康僧社”。
关于康僧会在江南弘扬佛法的故事,在梁《高僧传》中有详情记载:
东汉明帝年间,佛法传至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但当时在长江以南,尚无佛寺。三国吴赤乌四年,康僧会至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孙权诏问,康僧曰:“如来大师,化已千年,然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之为八万四千塔,此其遗化也。”孙权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如其虚妄,国有常刑。”于是约定七日为期祈获舍利。
康僧会对徒属曰:“大法废兴,在此一举,当加意洗心,洁斋恳求。”但至期无验。于是展二七,又无应。孙权趣曰:“再无应,将烹之。”康僧会默念佛名,更请展期。又七日,五鼓闻铿然有声,起视瓶中光明错发,大呼曰:“果我愿矣。”
黎明进之,孙权与公卿聚观,叹曰:“希世之瑞也。”康僧会又曰:“舍利威神一切,世间无能坏者。”孙权使力士搥之,砧碎而舍利光明自若。孙权大为叹服,于是为之建塔于佛陀里,又建寺奉康僧会居住,名建初寺。此后康僧会又陆续在江南始创三寺:一为金陵保宁寺,一为太平万寿寺,一为海盐金粟寺。这就是著名的康僧会法化江南,为吴大帝祈获舍利的故事。
到了孙皓即位之后,法令苛刻暴虐,要废除一切朝廷规定正式祭典之外的祠庙,连佛寺都要一起毁坏。孙皓说:“佛寺有什么理由让它存在?如果他们的教义是教化人们忠贞正直,与儒家经典一致,那就让他所奉行自己的教义;如果不是这样,那就统统烧掉!”大臣们提醒他说:“佛的威力与神仙不一样。康僧会当年感化降下舍利瑞宝,大皇才创建了佛寺。现在如果轻易毁坏,恐怕招致后悔。”
孙皓派遣张昱到寺庙去诘难康僧会。张昱极有辩才,他在康僧会面前辩难诘问,议论纵横,提出种种难题。康僧会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旁征博引,展开议论;条理十分清晰严密,文辞犀利流畅。从早晨一直争论到晚上,张昱未能使对方屈服。张昱告退,康僧会送他出门,当时佛寺旁边仍有淫祠没有废除,张昱说:“佛门教化既已铺开,这些人为什么离得这近而没受沐染?”康僧会说:“炸雷能把山劈开,但是聋子却听不着,这不是因为雷的声音太细小,如果道理通顺,就是远在万里之外也能响应,如果阻塞不通顺,人们宁可受苦刑乃至死掉。”
张昱回去后,赞叹康僧会才气高,极聪明,出于自己的预料,让孙皓再考察考察。孙皓集合起朝中的贤能之士,用车马把康僧会接了来。康僧会坐下后,孙皓问道:“佛教宣传的是善恶报应,什么是善恶报应呢?”康僧会答道:“贤明的君主以孝慈训育天下,于是瑞鸟飞翔而老人健在;以仁德化育万物,则甘美的泉水喷涌而出。善行既然有祥瑞呈现,恶行也是如此。所以,做恶隐蔽的,鬼得到后就把他杀了,做恶显露的,人得到就把他杀了,易经说‘积善余庆’,诗经唱道‘求福不回’,这为是儒学经典上的格言,它也是佛教的训辞。”孙皓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周孔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还要佛教做什么?”康僧会说:“孔子的话,仅向世人揭示了眼前的物象,指出了实用的行为规则;至于佛教,则讲到极为幽深长远的人生意义和极微妙的现象。所以佛教认为,行恶则有下地狱忍受长久的痛苦,修善则有升天宫享受永久的快乐。用这样的道理来劝世,不是更好吗?”
孙皓当时没有什么更好的道理来反驳他的话。孙皓虽然听到了对他宣示的佛法,但他的昏暴性情并未因此而改变。后来,他让卫兵到后宫收拾花园,在地下挖到一尊金身佛像,像高好几尺,卫兵拿去呈献给孙皓,孙皓让人放到肮脏的厕所里去,用粪汤往上面浇灌,他与大臣们在一旁看着嘻笑取乐。顷刻之间,孙皓全身肿痛,大小便处尤为严重,痛得他呼天叫地,太史占卜道:“这是冒犯大神而招致的灾祸。”立即到各个寺庙去祈祷许愿以求保佑,并让宫女马上迎取金身佛像供在殿堂上,用香水洗了几十遍,然后烧香忏悔,孙皓跪在地下连连叩头,自己陈述罪状,乞求神灵宽肴。不一会儿,身上的痛疼便减轻了。
孙皓派人到了寺庙,请求康僧会给他讲授佛经。康僧会跟着使者入宫后,孙皓向他询问获罪和赐福的原因。康僧会为他敷衍折扣,说得简要含蓄,孙皓因刚刚经历过所以听得很明白。他很高兴又很佩服,便向康僧会要求看看《沙门戒》。康僧会因为戒文属于秘籍,不能轻易给别人看,便选取本业一百二十五愿部分给他看,这一部分又分作二百五十事,包括行住坐卧各个方面,皆愿哺育众生。孙皓看到慈愿如此广泛普遍,更增加了修善的想法,便到康僧会那里去接受五戒,十天之后疾病就痊愈了。
此后,孙皓便将在康僧会住处的见闻经历大加修饰,讲给宗室家人听,他们也都信奉了佛教。康僧会在东吴朝廷里努力宣讲佛法,因为孙皓性情凶蛮粗卤,不能领悟深幽微妙的教义,只好跟他讲述关于因果报应的眼前事例,借以开导他的心窍。康僧会在建初寺里翻译出多种经书,诸如《阿难念弥陀经》、镜而王察微王梵皇经等,还有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经》等。译文的体制颇具经文体式的妙处,文辞的意义也允贴准确。又有《泥洹呗声》传世,音律清峻哀婉宏亮,成为当时的模式。他注释的经书有《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种。他还为经书作序,语言典雅隽永,义旨微妙严密。这些经书都曾流传于世。
东吴天纪四年四月孙皓投降晋朝,九月,康僧会染病去世,这一年也是晋朝太康元年。到了东晋成帝咸和中期,苏峻作乱时,烧毁了康僧会所建的佛塔,后来司空何充又予以重新修造。平西将军赵诱从不信奉佛教,蔑视佛、法、僧三宝。他闯入这座庙寺对各位道人说:“久闻此塔屡放光明,实属谎诞不经。所谓可信,就必经能让人亲眼目睹,这是你们所不能做到的。”说完,此塔顿时射出五色光芒,照耀着整个殿堂及佛寺。赵诱见状,惊得毛发都竖立起来,不觉肃然而生敬意。从此,他开始虔诚地信奉佛教,并在这座佛寺的东面又建立了小塔。赵诱的转变以及前述种种事例,从远处说是由于佛祖神威的感化,从近处说,也是康僧会长期传教布道的结果,所以有人画了他的图像,一直流传到今天。
(见梁《高僧传》、明《宋濂集》、明《金粟寺志》、当代《辞海》)
吴赤乌四年(241),康僧会到建业(今南京)设像行道,为孙权祈获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孙权为之建塔于佛陀里,又建寺奉康僧会居住,名建初寺。江南佛法从此始行。
康僧会 |
在首创建初寺后,据明初大学士宋濂《宋学士全集·太平万寿寺记》记载:赤乌年间,康僧会在江南又创三寺:一为南京保宁寺,一为太平万寿寺,一为海盐金粟寺。
明正统礼部尚书胡滢在《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中也记述:“康僧既而游方至海盐金粟山,时值炎暑,构亭施茶以济渴,朝廷闻之,赐名茶院,已而建寺居焉。”
在明《金粟寺志》内,也刊有“开山康僧会法师”专章,详细记载康僧会为孙权祈获舍利的过程。三者所记,完全吻合。
天纪四年(280)秋,康僧会立化于天禧寺,晋孙绰有《康僧会赞》曰:“会公萧瑟,实惟令质。心无近累,情有余逸。厉此幽夜,振彼尤黜。趋然远诣,卓矣高出。”据传,康僧会立化后,以漆固其像,未几,像忽腾空至海盐秦川,许多寺庙来请,都无法搬动,只有金粟寺请之,飘然肯就。因此,在金粟寺内长时间供奉着康僧会身像,为镇寺之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元至正十四年(1354)三月十三日晡时,学者姚桐寿偕广文、泽民在像前礼拜时,亲见身像眉间有光,须臾,光若白线嫋嫋而出,盘绕华盖而上,众人礼拜赞颂,叹为稀有,至暮,光复从眉间收摄,观者人人叹为稀有。泽民为之写《放光记》,姚桐寿将此事记于《乐郊私语》一书内。
康僧会的身像,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请至大报恩寺供养。后人为纪念康僧会,明代,把建在金粟寺前白鸥滩上的石拱桥,命名为“康僧桥”。建国初,当地农民把刚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命名为“康僧社”。
关于康僧会在江南弘扬佛法的故事,在梁《高僧传》中有详情记载:
东汉明帝年间,佛法传至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但当时在长江以南,尚无佛寺。三国吴赤乌四年,康僧会至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孙权诏问,康僧曰:“如来大师,化已千年,然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之为八万四千塔,此其遗化也。”孙权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如其虚妄,国有常刑。”于是约定七日为期祈获舍利。
康僧会对徒属曰:“大法废兴,在此一举,当加意洗心,洁斋恳求。”但至期无验。于是展二七,又无应。孙权趣曰:“再无应,将烹之。”康僧会默念佛名,更请展期。又七日,五鼓闻铿然有声,起视瓶中光明错发,大呼曰:“果我愿矣。”
黎明进之,孙权与公卿聚观,叹曰:“希世之瑞也。”康僧会又曰:“舍利威神一切,世间无能坏者。”孙权使力士搥之,砧碎而舍利光明自若。孙权大为叹服,于是为之建塔于佛陀里,又建寺奉康僧会居住,名建初寺。此后康僧会又陆续在江南始创三寺:一为金陵保宁寺,一为太平万寿寺,一为海盐金粟寺。这就是著名的康僧会法化江南,为吴大帝祈获舍利的故事。
到了孙皓即位之后,法令苛刻暴虐,要废除一切朝廷规定正式祭典之外的祠庙,连佛寺都要一起毁坏。孙皓说:“佛寺有什么理由让它存在?如果他们的教义是教化人们忠贞正直,与儒家经典一致,那就让他所奉行自己的教义;如果不是这样,那就统统烧掉!”大臣们提醒他说:“佛的威力与神仙不一样。康僧会当年感化降下舍利瑞宝,大皇才创建了佛寺。现在如果轻易毁坏,恐怕招致后悔。”
孙皓派遣张昱到寺庙去诘难康僧会。张昱极有辩才,他在康僧会面前辩难诘问,议论纵横,提出种种难题。康僧会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旁征博引,展开议论;条理十分清晰严密,文辞犀利流畅。从早晨一直争论到晚上,张昱未能使对方屈服。张昱告退,康僧会送他出门,当时佛寺旁边仍有淫祠没有废除,张昱说:“佛门教化既已铺开,这些人为什么离得这近而没受沐染?”康僧会说:“炸雷能把山劈开,但是聋子却听不着,这不是因为雷的声音太细小,如果道理通顺,就是远在万里之外也能响应,如果阻塞不通顺,人们宁可受苦刑乃至死掉。”
张昱回去后,赞叹康僧会才气高,极聪明,出于自己的预料,让孙皓再考察考察。孙皓集合起朝中的贤能之士,用车马把康僧会接了来。康僧会坐下后,孙皓问道:“佛教宣传的是善恶报应,什么是善恶报应呢?”康僧会答道:“贤明的君主以孝慈训育天下,于是瑞鸟飞翔而老人健在;以仁德化育万物,则甘美的泉水喷涌而出。善行既然有祥瑞呈现,恶行也是如此。所以,做恶隐蔽的,鬼得到后就把他杀了,做恶显露的,人得到就把他杀了,易经说‘积善余庆’,诗经唱道‘求福不回’,这为是儒学经典上的格言,它也是佛教的训辞。”孙皓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周孔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还要佛教做什么?”康僧会说:“孔子的话,仅向世人揭示了眼前的物象,指出了实用的行为规则;至于佛教,则讲到极为幽深长远的人生意义和极微妙的现象。所以佛教认为,行恶则有下地狱忍受长久的痛苦,修善则有升天宫享受永久的快乐。用这样的道理来劝世,不是更好吗?”
孙皓当时没有什么更好的道理来反驳他的话。孙皓虽然听到了对他宣示的佛法,但他的昏暴性情并未因此而改变。后来,他让卫兵到后宫收拾花园,在地下挖到一尊金身佛像,像高好几尺,卫兵拿去呈献给孙皓,孙皓让人放到肮脏的厕所里去,用粪汤往上面浇灌,他与大臣们在一旁看着嘻笑取乐。顷刻之间,孙皓全身肿痛,大小便处尤为严重,痛得他呼天叫地,太史占卜道:“这是冒犯大神而招致的灾祸。”立即到各个寺庙去祈祷许愿以求保佑,并让宫女马上迎取金身佛像供在殿堂上,用香水洗了几十遍,然后烧香忏悔,孙皓跪在地下连连叩头,自己陈述罪状,乞求神灵宽肴。不一会儿,身上的痛疼便减轻了。
孙皓派人到了寺庙,请求康僧会给他讲授佛经。康僧会跟着使者入宫后,孙皓向他询问获罪和赐福的原因。康僧会为他敷衍折扣,说得简要含蓄,孙皓因刚刚经历过所以听得很明白。他很高兴又很佩服,便向康僧会要求看看《沙门戒》。康僧会因为戒文属于秘籍,不能轻易给别人看,便选取本业一百二十五愿部分给他看,这一部分又分作二百五十事,包括行住坐卧各个方面,皆愿哺育众生。孙皓看到慈愿如此广泛普遍,更增加了修善的想法,便到康僧会那里去接受五戒,十天之后疾病就痊愈了。
此后,孙皓便将在康僧会住处的见闻经历大加修饰,讲给宗室家人听,他们也都信奉了佛教。康僧会在东吴朝廷里努力宣讲佛法,因为孙皓性情凶蛮粗卤,不能领悟深幽微妙的教义,只好跟他讲述关于因果报应的眼前事例,借以开导他的心窍。康僧会在建初寺里翻译出多种经书,诸如《阿难念弥陀经》、镜而王察微王梵皇经等,还有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经》等。译文的体制颇具经文体式的妙处,文辞的意义也允贴准确。又有《泥洹呗声》传世,音律清峻哀婉宏亮,成为当时的模式。他注释的经书有《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种。他还为经书作序,语言典雅隽永,义旨微妙严密。这些经书都曾流传于世。
东吴天纪四年四月孙皓投降晋朝,九月,康僧会染病去世,这一年也是晋朝太康元年。到了东晋成帝咸和中期,苏峻作乱时,烧毁了康僧会所建的佛塔,后来司空何充又予以重新修造。平西将军赵诱从不信奉佛教,蔑视佛、法、僧三宝。他闯入这座庙寺对各位道人说:“久闻此塔屡放光明,实属谎诞不经。所谓可信,就必经能让人亲眼目睹,这是你们所不能做到的。”说完,此塔顿时射出五色光芒,照耀着整个殿堂及佛寺。赵诱见状,惊得毛发都竖立起来,不觉肃然而生敬意。从此,他开始虔诚地信奉佛教,并在这座佛寺的东面又建立了小塔。赵诱的转变以及前述种种事例,从远处说是由于佛祖神威的感化,从近处说,也是康僧会长期传教布道的结果,所以有人画了他的图像,一直流传到今天。
(见梁《高僧传》、明《宋濂集》、明《金粟寺志》、当代《辞海》)
来源:金粟寺(www.jinsusi.cn)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