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昆陵胡 濙撰文
奉议大夫兵部郎中东吴 沈为忠书丹
徵仕郎中书舍人南安 王叔安篆额
天下之禅刹往往专山水之胜然其能化蓁莽之区为金碧之宇易糜鹿之场为龙像之筵与胜境名於悠久者由有以啟於前而显於后也武原之南距城邑一舍余有山曰金玉有寺曰广慧枕麓面流树石岑欎禅寺之绝冠乎一邑原其所自岁在赤乌有神僧号康僧会自康居国而至江东显其灵异诚感舍利之祥塔启长干之号康僧既而遊方至海盐金粟山时值炎暑构亭施茶以济渴朝庭闻之赐名茶院已而建寺居焉宋祥符间赐名金粟广慧禅寺高宗有御书之赐稽之于昔康僧立化于天禧以漆固其像未几像忽腾空入海浮入海盐秦川缁素力请之皆莫能举惟金粟请之飘然肯就至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遣使降香舁其像还天禧合都聚观舆情允協由是僧徒弥众规制益弘殿则如来观音之争雄堂则舍晖正受之俪美傑阁之藏御书山门之标宝地则当时之伟观可知矣洪武戌寅道雍住持未几示寂后之继者曾不加意宣德三载正传应荐领众毅然以兴废为己任化殓莪粟盈帛积工善材良了像设殿宇復还旧观正统辛酉宗源继主床座克成师志藏殿钟楼摩切星辰山门以峙岩廊载新可谓完矣美矣噫兹刹之兴自禅院而跻禅寺住持之贤自文登而至传源其来非一代其传非一人始克无憾亦可谓难矣后之踵武者诚能心正传至心视其废者举之故者新之则兹刹之兴兹山可以並传之无穷矣因源师之徒惠钦求记其事因书此以授石工传师别号祖庵吴兴人尝师事天界默庵云
大明正统十四年岁次己巳季春三月二十一日
前住持沙门正传住持宗源立本山比丘
译文:
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昆陵胡 濙撰文
奉议大夫兵部郎中东吴 沈为忠书丹
徵仕郎中书舍人南安 王叔安篆额
凡天下禅寺名刹往往占利山山水水天然美景,依其所建,顺势而筑,景中禅刹,禅刹景中,相得益彰。但禅刹之建辟蓁莽荒野之地为金碧辉煌殿宇,变野兽出没之区为神佛龙像聚筵堂厦,本来名胜之境悠久历史闻名遐迩而更能承启于前彰显其后以至胜境更胜也。
武原之南30余里,有山金粟,有寺广慧,座山麓,面清流,林木葱郁于山岭岗间,青茏碧翠掩神殿仙宇,禅寺之胜绝,一方称首冠。
原来这金粟宝刹,建造甚古。早在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有神僧康僧会从西域康居国来至江东,显现赤诚丹心神灵异法求得我佛舍利,孙权诚感舍利祥瑞,命于金陵城外造长干之塔以珍舍利,并建寺院,启江东奉佛之先(自后江南始兴佛教)。后康僧云游至海盐金粟山,正值盛夏炎暑,遂搭凉亭施茶,济渴百姓。朝庭闻之善赞不已,赐地名茶院。尔后,康僧于金粟山麓建寺居住下来。北宋祥符年间御赐寺名“金粟广慧禅寺”,后宋高宗尝有御书寺名以赐。
往昔尝有无稽之传说,言康僧立化圆寂于金陵天禧寺,用漆涂裹真身肉像。未过多时,其真身肉像忽然腾空飞入大海,浮于海盐秦山。邑中士绅僧众全力叩拜打捞请像,皆不成功,只有金粟僧侣恳请,肉像始飘然归于金粟寺中(足见康僧魂系灵怀金粟其创建初处也)。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遣使降香,命众抬其真身肉像恭迎还京天禧寺,京都会聚观瞻,皆大感慨赞叹,无不称奇。于是金粟寺盛名益播,僧徒弥集广众,规模更为宏大。如来殿、观音殿争显雄伟壮丽,舍晖堂、正受堂齐展华美光灿,杰雄之阁珍藏御书,巍伟山门彰显宝地。当时之恢宏壮观当可知也。
洪武戌寅时道雍禅师为住持,不久圆寂。后继者不甚好好维持,至寺院日渐衰微。至宣德三年,正传大师应荐主持,带领僧众,决心以兴废为己任,再度使禅寺辉煌,广出化缘,殓聚粮食积盈布帛,请能工巧匠,选上质良木,塑神佛宝像,建殿宇楼阁,恢复昔日状貌。正统辛酉宗源继主金粟,继续修缮扩建,终于完成师父大志。而今藏阁大殿钟楼切合星辰布局,山门雄峙,岩廊灿新,可说完美矣。
啊,这古刹之兴盛,从禅院跻身禅寺,与住持贤德不可分也,从文登而至正传、宗源,兴起非一代,传承非一人,始能大功克成,亦可问心无憾矣,亦可谓艰难备至也。后继者能以正传大师心愿作为自己心愿,看见破败荒废,立即修缮或重新创建,所以而今又新灿宏大也。这古刹之兴与这金粟山可以一并传之世世代代而无穷也。
因宗源大师徒弟惠钦请我记录此重建禅寺大事而写此文,并交予石匠巧手镌刻于碑。正传大师别号祖庵,吴兴人,曾以天界默庵云为师。
大明正统十四年岁次己巳季春三月二十一日
前住持沙门正传住持宗源立本山比丘
(笔者水平有限,若译文有误,当负全责,并诚望高人指教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