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善缘助学
聚善人  做善事  结善缘  成善果
    一滴水,融入大海永远不会干涸
    一颗心,献给社会永远不会泯灭
    一元钱,用于慈善永远不会消失

      孩子是未来希望,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给人希望、信心和力量的事业。
历尽沧桑今逢春金粟禅寺获生机—海盐金粟禅寺风水考
发表时间:2010-10-31 11:27:14  来源:金粟寺(www.jinsusi.cn)   点击率:3928
编者按:2010年 10月15日,中国风水学院副院长、赣州风水养生堂总经理曾祥裕先生一行曾来金粟寺考察。

 

      编者按:2010年 10月15日,中国风水学院副院长、赣州风水养生堂总经理曾祥裕先生一行曾来金粟寺考察。现曾祥裕先生公开发表了《历尽沧桑今逢春   金粟禅寺获生机——海盐金粟禅寺风水考》一文,我们转载如下。(作者通联方式:电话 13766307454,QQ175613195)。

      2010年暮秋,我游览浙江嵊州、海宁、海盐等地,抽暇写了考察名人名地风水的十多篇文章,倾诉了我对浙江自然、人文的观后感。本篇是这段浙江之行游记的收官之笔。
      游海盐金粟寺本是计划之外的收获。这天,弟子朱祥锋来宾馆接我,上车后说有个古寺也许你感兴趣?它在海盐县澉浦镇茶院金粟山下,这是一座在江南历史最古、地位堪与宁波天童寺相匹的三国古刹——金粟寺。 我听后来了兴致,说那好呀!车子在农村田间小道转来拐去,盘旋约一个多小时来到金粟寺。下车后,寺院走出一位名叫陆复初居士热情招呼我们,迎我们走进院内一间房子,笑逐颜开地介绍金粟寺的历史。
      金粟寺位于澉浦西北茶院村的金粟山旁,初创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三国吴时,江南尚无佛寺。赤乌(238~251)年间,康居国(古国名)高僧康僧会为吴大帝孙权祈获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始创江南三寺,即海盐金粟寺、金陵(今南京)保宁寺、太平(今安徽)万寿寺三大古寺,于是江南佛法始兴。
      在金粟寺遗址上出土的明正统礼部尚书、国子祭酒胡滢撰的《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碑文上记载:“康僧会既游方至海盐金粟寺山。”由此可见,金粟寺不仅是海盐县最古的佛寺,也是江南最古的佛寺之一。
      当初其建筑规模十分宏伟壮观,全盛时期有山门、正殿、大悲阁、法堂、禅堂、祖师堂、僧寮等房屋5048间,僧侣上千人,寺内古迹和所藏文物颇多。最为著名的有“千人井”、“剑池”、“独桑鼓”、“王阳明诗墨迹”及“金粟山藏经纸”等。旧时,金粟寺曾经辉煌, 唐末,武肃王钱镠至此施茶,赐寺内藏经千轴,其用纸被命名为“金粟笺”;明初,太祖朱元璋遣使进香,天启时高僧密云圆悟在此开堂说法,僧侣达千人,弟子遍江浙,圆悟成为临济宗中兴之祖;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一再御赐墨宝“心经”和楹联。可谓名播四方,佛事兴旺,香火缭绕。
      金粟寺盛况有诗为证。唐“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人司空曙《送準上人归金粟寺》诗曰:“昨闻归旧寺,暂别欲成年。樵客应同出,邻僧寂伴禅。后峰秋有雪,远涧夜鸣泉。岂藉公卿论,人间事共传。”明末清初海盐籍诗人彭孙贻有《金粟山禅院》诗:“赤乌僧至古招堤,千载苍苔剥旧题。画鼓鄱湖龙战后,法身康会像来西。山花不落苔盈砌,禅观无人月满溪。欲扣宗门谁共语,松阴万树鹁鸪啼。”明嘉靖十一年(1532)重阳日,海宁卫指挥后裔王文禄《南游海上诸山记》:“登舟次茶院,游金粟山,登僧楼,观阳明先生诗,赓之书左方。倚栏南望,群峰拱抱,起伏若城堞然。下楼观门旁丰碑,因感康僧神异,曾寓此,暑月施茶,以故名茶院。”阳明先生是指明弘治进士、著名学者王阳明,曾游金粟寺,撰《留题金粟山》诗一首:“独上高峰纵远观,山云不动万松寒。飞崖溜碧雨初歇,古涧流红春欲阑。佛地潜移龙窟小,僧房高借鹤巢宽。飘然便觉离尘世,万里长空振羽翰。”
      万事万物有盛衰之变,没有不变的东西。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在时间长河中,金粟寺如同其他名寺一样遭受战乱之毁。嘉靖年间(1522~1566),海盐县遭到倭寇一再骚扰,金粟寺“楼殿半为灰烬”,出现了“僧众寥落,民宅其地,桑麻鸡犬,横满目前”的惨象(见《金粟寺志?广慧禅寺》)。 清咸丰年间,金粟寺的建筑大部分毁于洪杨之乱,后虽又重建一进,但抗日战争时期又遭日军毁灭性破坏,今仅存明代正统年间一块《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大石碑。
      我走进这古寺最后一道风景线----“金粟亭”,石亭用白石精雕细琢而成,四个亭柱上还刻有两副楹联:“茶院新事春草吴宫梦,赤乌旧事史碑金粟香”、“千载沉沙金粟寺,万人齐赞茶院亭”。
      我用手抚摸亭中两米多高的纪事石碑,感到这是在触摸一段沧桑时光呀!此碑立于大石龟之上,碑体正面上方镌刻着“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九个篆文大字,碑文为楷书,字迹娟秀而凝重,清晰可辨。
      当年确定寺址时,怎么会选择这一地方呢?原来,金粟寺所在的澉浦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据明《续澉水志》载:“按旧志,晋光熙(306)初,有毛人三集洲上,盖泛于风也。居民贸易,遂成聚落。”宋《澉水志》说:“海在镇东五里,东达泉、潮,西通交、广,南对会稽,北接江阴、许浦,中有苏州洋,远彻化外。” 因此,这里是一个与江苏联系密切,又在海上四通八达的港口城市。在交通枢纽之地、繁华闹市之中建寺,为众生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无疑有利于弘法。
      当然在选址上也必然有风水景观的考虑,其枕麓而流,树石岑郁。金粟寺的景色,明代被列为《海盐十二景》之一,名“金粟烟霞”。陈善有《金粟烟霞》诗曰:“寻僧几度访名山,步入烟霞杳霭间。引素苍苍迷远树,流丹灿灿落晴湾。紫芝瑶草长生药,白石青松太古颜。引睇顿牵嘉遁意,倦禽飞遂暮云还。”
      风水上讲究后有靠山。这个靠山的龙气强不强,与日后发展息息相关。靠山有力经得起狂风吹打,即使有灾难,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厚福,你瞧,正在兴建的金粟寺又如枯木逢春,重获生机。
      正因为金粟山龙气强势,附近不少建筑也是想方设法沾其龙脉之气。在金粟寺西南5里有菩提寺山,山脉与金粟山相连,我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干宝,在东晋永嘉元年(307)任盐官州别驾时,特地卜宅于此,后舍宅为寺,名菩提寺。
      据《金粟寺志》称,“山居兑位,寺向震方”,当年的金粟寺殿宇庄严,楼堂参差,山青水秀,环境幽静。此语具体指明金粟山在西,金粟寺在东,寺的朝向也是东。那就是说当年古寺是坐西向东,因古寺已毁,正在兴建,我们只能在陆居士的介绍下,大致测了一下其风水环境。该寺原背靠金粟山,面临清流,水口为癸丑;正在新建的寺院大殿坐向为辛山乙向,右侧护砂内弯有情,但是左则护砂已被斩断显得短缩。寺院前一条桥直冲。陆居士问有无碍,我说最好在寺院前做一影壁的挡路冲。
      佛教是净化人类心灵的神圣绿洲,佛法力量无比,不可怠慢和侮辱,否则会受到报应。金粟寺的高僧,开山祖师康僧会,是我国佛教史上最负盛名的神僧之一,除为孙权祈获舍利外,至孙权之孙孙皓接位时(年号元兴,公元264年),下令遍毁神祠,波及寺院。
      康僧会应召见孙皓,皓曰:“周孔既明,安用佛教。”会曰:“周孔不欲深言,故略示其迹;佛教不止浅言,故详示其要,皆为善也。圣人唯恐善之不多,陛下以为嫌,何也?”皓无以答,遂罢。后来,在菜园中得一金像,孙皓把像放在秽处蒙不洁,以为笑乐,不久即患肿疾,昼夜呻吟,孙皓悟曰:“吾以慢像致此耳。”于是迎像供事,请康僧说法悔罪,康僧为之开示玄要及授五戒,少顷疾愈,由是待以师礼,崇饰寺塔(见《金粟寺志》)。
      由此典故我想起文革中一幕:赣州寿量古寺一佛像被三个红卫兵小将用绳拉倒后砸碎,不到三个月其中一位小将得暴病而死。
      临别时,陆居士热情赠送了有关金粟寺的资料和一批佛教书籍供我们学习,送我们上车时与我们依依相别。真可谓:“天下居士同信佛,言谈举止见慈爱”。

来源:金粟寺(www.jinsusi.cn)    作者:

版权所有:金粟寺 本站网络实名:金粟寺
地址: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茶院 邮编:314301 电话:0573-86569825
本网站由海盐县澉浦镇人民政府监管
浙ICP备2021008718号 浙公网安备 33042402000384号